- 丁湘梅;唐春;谢玲平;
为进一步探索我国教师心理资本的研究进展及趋势,揭示其研究发展的脉络,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到与“教师心理资本”为篇名的文献496篇,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对研究热点及研究历程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心理资本的研究对象多集中在高校教师与幼儿园教师这两个群体,研究内容倾向于探讨职业倦怠与教师心理资本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开发专门性的测量工具、基于不同的研究类型采用多元的研究方法、选取不同学科及类型的教师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等方面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
2025年03期 No.157 5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0K] - 张妮;彭蝶;
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教育数字化转型为高质量教研提供了良好契机。在剖析乡村中小学教研数字化内涵意蕴基础上,立足于乡村中小学教研数字化在教研活动形式、资源共享服务、教师数字素养、绩效评价、组织管理机制等五个方面的实然困境,进而构建乡村中小学教研数字化的实践路径框架,具体包括:探索数字教研模式,推动乡村教研实践革新;优化教研资源服务,助推教研数据整合共享;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促使教研数字化落到实处;强化数字教研评价,助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完善教研管理机制,保障教研数字化常态发展。
2025年03期 No.157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0K] - 韦文华;李静;黄子阳;
普通话课程是语言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学中承担着立德树人与融合创新的双重使命。项目化学习在贵州高校普通话教学中的应用,展现了多重价值:在教学层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方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实践层面,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体现于多维度的价值呈现,更根植于系统的内在逻辑即主体逻辑、要素逻辑、评价逻辑,共同构成项目化学习与普通话教学深度融合的逻辑基础。在贵州高校普通话教学过程中,应以项目化赋能贵州高校普通话教学,通过以教材为基础明确项目任务,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驱动性问题,依托核心素养开展项目研究,以评价为导向聚焦项目成效,挖掘贵州高校教师育人的价值,形成可推广的西部高校语言教育创新范式,培养兼具语言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025年03期 No.157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7K] - 郭纪昌;张翔;
搜集并分析2013-2023年间52篇使用了《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研究报告,运用横断历史元分析的方法探索10年来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研究得出了结论:近10年间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趋于良好状态;东中部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随年代变化有向好趋势,西部地区存在变差趋势;西部地区中学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逐渐变差的趋势,西部地区男生和其他地区的男女生均有向好的发展特点;各区域初中生、东部地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向好趋势,而中西部地区有变差趋势。
2025年03期 No.157 8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5K] - 罗正业;黎泽平;张耀凯;
传统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由于过度强调理论灌输与单向传授,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及创新意识不足,难以满足行业需求。以“四堂联动、三项融通、校企共赢”为核心要素,可构建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框架:通过整合第一课堂(理论教学)、第二课堂(社团与旅游经济竞赛)、第三课堂(虚拟公司实训)及第四课堂(在线自主学习),形成多维联动育人体系;依托“教学项目—竞赛项目—真实项目”的三维融通机制,构建覆盖知识应用、技能强化与实战转化的综合学习模块。同时,深化校企合作,建立虚拟与实体企业联动的项目平台,推动学生参与真实项目实践,强化其知识迁移与创新能力。
2025年03期 No.157 92-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2K] - 陈冲;高欣;
高校大学生具有与时代高度契合的最新思想潮流,“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要求,对高校辅导员管理的班级模式也提出了更高标准。以高校辅导员管理班级的模式为研究主体,探讨其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如何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分析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局限性,结合“三全育人”的内涵与工作实践,提出协同机制构建、个性化精准引导、多元评价体系等创新路径,可为广大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提供实践参考。
2025年03期 No.157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9K]